·簽1年合同,訂3個月試用期,要不要賠錢? |
·省、市社會平均工資 |
·《勞動合同》中約定“加班費已計入月工 |
·關于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 |
·員工經常問的社保問題終于被整理出來了 |
·簽了勞動合同,繳了社保,不一定能認定勞 |
·人社部部署實施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 |
·2017年三季度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參 |
想想那些每天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他們中至少有一半其實并不想呆在這里,也許就連你自己也是這么想的。很多人都把自我價值感和我們的職業混淆在一起,工作不快樂就變成了生活不快樂,不喜歡自己工作的人可能每天都少不了抱怨。而據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和哈佛大學商學院研究,有些人甚至會因長期的壓力嚴重影響健康,出現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或者出現心理問題。
我們聽過太多關于如何升職加薪,如何應對麻煩上司或管理他人的職場建議,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工作中的日常幸福感,并不是其他任何人能給的。許多與工作快樂相關的因素是難以控制的,比如我們通常決定不了誰是自己的領導,而至于錢,研究早已表明它只對幸福有短期影響。因此要想改變自己的工作狀態,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動手。
你的工作是可以自己DIY的。耶魯大學心理學家Amy Wrzesniewski 及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及商業管理學教授Jane E. Dutton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工作重塑”(job crafting)的概念:員工不再僅僅是被動接受工作任務安排,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和能力等個人特點主動對工作任務進行調整。通過工作重塑,員工不僅能提高個人的工作滿意度和幸福感,組織也將收獲高工作績效、高情感承諾和高工作投入。
Wrzesniewki和Dutton認為,影響工作幸福感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歸結為3個,即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與他人的積極日常聯系,以及如何快樂而有意義地度過清醒時間(對大多數人來說其中一半都是在工作中)。
人天生渴望擁有對事物的控制感。研究表明,即使是低自主性的工作,員工也會創造出新的掌握領域并對工作進行任務塑造,以實現對工作的某些方面進行控制,避免與工作產生疏離感;交往需求是人類另一重要基本心理需求,并且也是一種獲得生活意義感的重要方式;此外,在工作中,員工往往期望創造并維持積極的自我感知。
Wrzesniewki和Dutton還編寫了一套DIY工作的操作指南:
1. 任務重塑:在工作中添加你喜歡的部分,刪除不喜歡的
任務重塑是指改變工作的任務邊界,主要包括改變工作任務的類型以及改變工作任務的數量。比如,為推動項目順利完成,設計工程師除了完成本職工作以外,還從事一些社會關系性任務。
你可以挑一個安靜地點,喝杯咖啡,從制作三個清單開始。一張清單上列出你工作中自己喜歡的所有點,不論大小;第二張列出你的工作中所有的麻煩和頭疼之處,從瑣碎到系統;第三張列出你工作中想做到的但目前沒做的事情,即使它與你的職責無關。寫清單時可以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因為創意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助推器。
然后集中攻克后面兩張清單上的項目,可以先解決容易的。有些事情你當天就可以開始增減,有些要花上好幾個月,有些需要你獲得上司的支持,有些不用。有些變化會直接與你的工作有關,有些純粹只是一種增加快樂或減少壓力的方法。不管怎樣,這些都是進步。確保當你從第二個列表(你不喜歡的事)和第三個列表(你想添加的事)刪除一個項目時,也在第一個列表(你的工作中你喜歡的事)上記錄下了改變。出現在第一張表上的每一個新項目都代表又登上了一級工作的幸福階梯,你可以經常看看自己爬了多高。
2. 關系重塑:喜歡你的工作伙伴
關系重塑是指改變工作任務的關系邊界,主要包括改變工作中人際互動的對象以及改變工作中人際互動的性質。和你工作的是哪些人你可能做不了太多改變,但你可以加強與每個人的關系。更多地去了解別人想要什么并幫他們實現將加深你們之間的關系,即使你不是他們的上司。多參與一些線下聚會,在中午與同事一起享用午餐或喝咖啡,不談工作,并且嘗試多插入幽默時刻。你和同事的關系越深,每天你會更加期待看到他們。如果你期待與同事多交流,你可能也會更喜愛你的工作。退一步講,就算你仍然不喜歡你所做的工作,但至少有你喜歡的伙伴在辦公室陪你一起。
3. 認知重塑:給你的工作創建一個新頭銜
認知重塑是指員工改變對工作的看法。比如圖書館管理員將其工作看成是有益于人類知識傳播、促進社會進一步的崇高工作,而不僅僅是將工作看成是分類、記帳、上柜和上架等機械式勞動。
很少人會覺得清洗便盆、與衰弱和瀕死的病人互動算是夢想工作,然而,Wrzesniewski和Dutton發現,那些喜歡自己工作的醫院清潔工都有一個重要特點,會重新定義對工作的認知。雖然工作內容本身對每個人都是一樣,但當有些人認為這是沒有創造性的任務時,那些喜愛這份工作的人卻認為自己在病人的治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人甚至將自己視作“大使”。這不僅是心態的改變,不同的觀念也改變了這些清潔工的工作方式。“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名醫院大使,你的所作所為也為因之改變。”Wrzesniewski解釋。例如,普通的清潔工可能只是清理便盆,但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照顧者,就可能會在看到便盆中有預示健康狀況的跡象時主動提醒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