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關于調整遼寧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 |
·國家稅務總局沈陽市稅務局關于暫時關閉 |
·關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有關問 |
·經濟補償金是否免稅? |
·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加強醫療保障系統行 |
·2022年2月電子稅務局的重要變化 |
·居民醫保經辦時間通知 |
·什么是流動人員人事檔案 |
有途牛員工寫道,“真是血洗,今天在四樓遇到認識的人,打招呼都變成還活著嗎”?
據稱,途牛此次被裁員工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辭退,一早收到公司通知后,要求收拾東西下午就走人。
雖然裁員來勢兇猛,都來不及給同事打聲招呼,但被辭職卻都喜笑顏開,甚至有人稱:感覺像中了大獎一樣。
這是為什么呢?
史上最有責任感的裁員
印象中,不管什么公司,每次裁員都像一場血洗。偷偷摸摸的,既要安撫被辭員工,又要穩定在職員工情緒,還要做好各種對外公關。而被辭退員工,要么呼天搶地,或者要死要活。
途牛有點不一樣。某種程度上,裁員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但途牛在裁員時,卻是滿滿的責任感。
對待被辭員工,除了中規中矩的標準補償,讓員工有一種中獎似的驚喜:
給被辭退員工發年終獎的公司你見過幾個?
更難得的是,雖然是當天離職,但員工當月的工資全部算滿勤,甚至還把員工沒來得及休的年假給折現。待遇如此周到,以至于雖然是大規模裁員,但是網上一片叫好,讓沒被裁的員工都有點羨慕。
相比于不久前中興被辭員工跳樓事件,途牛此次裁員可以說是相當有責任感了。
并且裁員消息在社交媒體傳開后,途牛也第一時間做了及時的回應:
調整過程中涉及到正常的人員流動,途牛將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相應人員權益,沒有任何的遮遮掩掩。
就算違反勞動法
也沒有員工去計較
其實從勞動法的角度,途牛此次的裁員算是違法的。
根據勞動法規定,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需要滿足的條件有:
➤客觀情形: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
➤裁員流程:提前30天向工會和全體員工說明情況。
很顯然,途牛沒有瀕臨破產和發生嚴重困難,也沒有提前30天告知工會和員工,既沒有滿足裁員的客觀條件,也沒有走規定的裁員流程,而是簡單粗暴的一夜之間就將400人辭退了。
但就算違反了勞動法,途牛的裁員也沒遇到任何不從和抵抗。
而究其原因,也無非是途牛在裁員過程中,滿足了員工的所有合理權益。當員工的合理權益得到了滿足,一切就都會順利很多。
所以真正牛逼的裁員應該是:就算違反勞動法,被辭員工也不跟你計較。
裁員見人品
不能丟格局
見過很多公司,在裁員時為了避免賠償,使出一些下三濫的手段。
比如前不久的共享充電寶Hi電,200名左右的員工面臨被裁時,Hi電采取的就是一種十分耍無賴的裁員方式:將這些員工月薪從4000降到1800元,24小時內要自費從深圳趕往新疆博樂市報到,逾期3天就將被視為自動離職。明顯就是逼員工自動離職。
而對比之下的途牛,光明正大的宣布裁員,然后公司實實在在給賠償,員工開開心心的離開。員工得到了合理的利益,公司也沒有丟掉格局,兩全其美。
一般來說,當一家公司想要裁員時,確實可以有很多逼迫員工自動離職的辦法,比如拖欠薪資,調崗減薪,增加考核難度等等,以此來減少賠償。
但即使這樣減少了部分損失,也不過是丟了格局的短淺眼光。
裁員的事
不要總是為難HR
一般來講,當公司要裁員時,老板通常最先想到不是要給多少賠償金,而是將目光看向HR:這批人,能不能去幫我辭掉?
辭掉的意思,也通常就是不給賠償金0成本辭退的意思。
可是,怎么可能啊?不管站在法律的角度,還是站在員工的角度,或者公司格局的角度,甚至站在一個專業HR的角度,辭退員工,按照規定都是應該賠付補償金的。
以至于經常有HR抱怨,裁員不好做,怎么做都是得罪人的事。跟員工協商時,賠償給少了,得罪離職員工;賠償給多了,又得罪老板。
而途牛此次裁員,賠償給到位了,員工不鬧事,HR也省心。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就沒有HR任何的鍋。
所以一家公司的裁員工作好不好做,看的不僅僅是HR的能力,更多的是公司的決策力。
大家都理解一家公司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裁員的苦衷。但當這種情況不幸來臨時,公司也應該要站在員工角度考慮一下。
如何安置被辭退員工,考量的不僅是一個企業老板的胸懷,更是一家企業的高度!